課程描述INTRODUCTION



日程安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健康鍛煉課程
課程大綱:
第一講要健康從鍛煉做起?
現代人的健康問題究竟錯在哪里?
鍛煉與大健康之間有關系嗎?
你的運動模式科學嗎?
真的對你的健康有好處嗎?
通過鍛煉使人更健康
第二講健康從鍛煉開始
鍛煉“肌力”是體質健康中的基礎
“體質健康”:
形態、機能、素質、心理
古人的長壽秘訣
《黃帝內經》
人要長壽--
筋骨隆盛肌肉若一老而全形
……,故能壽敝天地,無有終時……
第三講辦公一族的鍛煉
鍛煉肌力----骨骼健康之一
辦公人群的骨關節問題
“廢用及使用”中的骨骼關節問題
1、“廢用性”
主動降低行為運動量:
如老年人:目前,主要怕危險
來自他方的建議:
目前,我們接受到“少動”的建議非常多:
不接受健身鍛煉(器械訓練、有氧健身運動等)
“廢用性”骨關節問題必須引起我們注意
2、“使用性”由于工作性質:
a、重復使用局部關節造成的勞損;
b、特殊的肢體負重中傷害;
c、由人機之間設計問題中的肢體負荷過渡……等
肌肉鍛煉的第一大收獲就是骨骼健康
現今流行“三手病”
手機手
鼠標手
鍵盤手
1、辦公室手部保健操
特殊使用關節行業的情況
許多特殊行業的骨骼問題也是非常集中的
如教師、警察、不同流水線員工、科研設計人員、窗口行業
如“IT”行業:手指、腕、肘、肩、頸、背部、“腕管綜合癥”
腕管綜合癥好發于30-50歲年齡,女性為男性的5倍。
辦公室手部保健操
2、頸椎(頸椎肌肉系統發達、復雜)
適應頸部運動模式:
完成各種動作
維系頸椎骨骼健康
保障生命安全:
提高和保護頸部的功能
頸椎病的十種危險信號
1、久治不愈的頭暈、頭痛或偏頭痛;
2、非耳部原因的持續耳鳴或聽力下降;
3、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齊、類似心絞痛的癥狀;
4、久治不愈的低血壓或“莫名其妙”的高血壓;
5、久治不愈又“找不到原因”的內臟內功能紊亂,如呼吸
系統、消化系統、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等;
6、不明原因的失眠多夢,記憶力下降;
7、總是將頭歪向一側或反復“落枕”;
8、反復發作的頸腰背痛;
9、長期打呼嚕;
10、頭重發麻,手指發麻,上肢無力等。
頸椎病的九大嚴重后果
1、中風
2、頑固失眠
3、反復發作的頭暈
4、嚴重的記憶力下降
5、頸部僵硬不能轉動
6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
7、上肢疼痛無力
8、高位截癱
9、耳聾。
辦公室頸椎保健操
3、軀干
防止脊柱疾病的鍛煉方法
全球腫瘤統計報告──乳腺癌高居女性腫瘤榜首
由于全球人口老齡化及世界總人口的持續增長,以及逐年增多的癌因性行為(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中以吸煙尤為顯著),使得全球癌癥負擔急劇上升。2008年GLOBOCAN對約1270萬癌癥病例和760萬癌癥死亡者進行了評估,其中約56%的癌癥病例和64%的癌癥死亡者來自發展中國家或地區。乳腺癌在女性中發病率高,且為女性癌癥死亡的主因,占所有女性癌癥病例數的23%和癌癥死亡數的14%。而肺癌為男性的主要癌癥,其中包括了17%的所有新發癌癥病例和23%的總癌癥死亡數。
胸懷(踝)操:
胸踝合練
啞鈴操
4、姿勢不對毀了腰
解決腰背疼痛的鍛煉方法
辦公室腰部的鍛煉操
在平時工作生活中應怎么給腰減負?
一般在20~30歲間,纖維環開始變性,彈性減小,應力加于這些變性或彈力減退的纖維環,如腰部扭傷后,極易造成纖維環的破裂。
5、膝關節痛及運動療法
膝關節病起因
變形性膝關節病
膝關節痛的典型疾病
變形性病的第一癥狀是疼痛
社會活動受影響
運動療法由肌肉訓練、伸展運動、競走鍛煉三種基本運
動組成。其中肌肉訓練和伸展運動應從急性期疼痛強烈時開
始。競走鍛煉有疼痛時不宜進行,待疼痛消失或行走時不那
么痛時進行。
膝關節康復練習
6、中老年人不可忽視的“足部退化”
腳踝鍛煉方法
健康鍛煉課程
轉載://bamboo-vinegar.cn/gkk_detail/309109.html
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
- 孫月兒
健康養生公開培訓班
- 生命智慧 - 解讀生命規律 包豐源
- 保健按摩師 講師團
- 營養師【高階培訓班】 講師團
- 養老護理員【高階培訓班】 講師團
- 《黃帝內經》養生智慧 張老師
- 育嬰師(初級、中級、高級) 講師團
- 健康管理師【高階培訓班】 講師團
- 職業健康與職業病防范 馬亮
- 心轉病移二階 包豐源
健康養生內訓
- 行穩致遠,不忘初心,呵護校 張吉泉
- 活力中男——中年男士健康加 葛敬儒
- 健康大講堂 ——資深人士的 韋娜
- 認識我們的消化道 張吉泉
- 三高疾病應對策略與預防 張吉泉
- 五色歸五臟 ——養好臟才養 韋娜
- 員工健康問題解讀:猝死、癌 張吉泉
- 職場員工:頸肩綜合征、疲勞 張吉泉
- 動力續航——中層管理干部身 葛敬儒
- 四季常發病與中醫調養 韋娜
- 飲食營養預防疾病及康復養生 高來益
- 腦力工作者免疫力提升與家庭 張吉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