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行服務意識塑造與客戶溝通技巧
2025-07-04 11:02:18
講師:何慧 瀏覽次數(shu):3038
課(ke)程描述INTRODUCTION
日程安(an)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銀行客戶溝通技巧培訓
培訓目的及意義
銀行網點服務工作千頭萬緒,特別是當不斷的重復成為習慣,員工很容易在不經意間產生懈怠。如何有效的創造服務價值,那么就需要從服務環節中抓住客戶的核心需求,提升意識與技能。本課程可以解決員工服務意識疲乏、客戶交流不順暢,不能很好的解決客戶問題,對于客戶不滿疲于應付,難以一次性解決等系列障礙,從而實現工作人員自我管理的價值與成就感!
課程效果
1)清晰網點工作的服務重要性—為自己而工作
2)調動廳堂工作人員服務效能及主動性
3)提升客戶共情及溝通的能力
4)使學員掌握服務溝通技巧,提升服務質量
課程對象
網點工作相關人員
課程主體內容
第一章節:卓越服務意識——激活員工服務驅動力
隨著客戶認知的提升,服務的需求越來越精細、個性、以及走心,在同品競爭日益激烈和透明的市場中,如何讓員工完勝機器人般機械式服務?體現服務的溫度?并有禮有節的體現出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,第一章節從激活員工服務力開始
思索: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誰?
我們的客戶憑什么來我們銀行?
1、我們行業的“滿意服務”是什么樣?
1)優質服務的定義
2)服務的三大原則
3)客戶滿意度如何塑造
2、服務意識--對服務人員的崗位要求
1)有沒有服務意識--服務就是為別人工作嗎?
案例分析:《海底撈你學不會》
3、銀行優質客戶服務四個維度我在什么水平?
小組討論:你所經歷最棒的優質服務?
結論:對標我們網點的服務狀態如何
4、網點個人服務效能六維度檢視
工具:每個維度我給自己打多少分?
5、結論:優質客戶服務從哪兒而來?
1) 客戶感知vs.客戶期望
2)服務對于銀行的意義
3)服務對于我的價值在哪?
工具:個人服務競爭力聚焦練習
課程目標:
激活員工主動服務的意識,探究服務的內涵,并通過服務效能表進行自我服務水平評估+定向提高
第二章節:同理心共情藝術及服務溝通技巧
1、客戶有效溝通的定義
情景案例:《VIP客戶來投訴》
2、 客戶溝通的基礎框架模型
案例分析:常見的網點客戶溝通障礙
1)溝通的意義取決于對方的回應
2)怎么說比說什么更重要
3)維持客戶溝通場域不破是關鍵
4)先跟后帶是精髓
小組演練:根據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排演案例分析解決
3、溝通親和力——聽到客戶的需求
1)如何通過肢體語言“聆聽”網點客戶的需要
2)高品質傾聽3要素
情境演練:一位客戶辦理業務時提出違規要求
4、溝通同理力——客戶異議處理
1)如何與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打交道
2)溝通的六級贊美法
3)親和力溝通兩技巧—提升服務好感
4)傾聽中的同理與需求確認技巧
5)客戶提出反對或異議該如何處理
5、應對客戶234降火話術
情景演練:
A客戶沒有帶證件但是需要辦理業務
B客戶提出不合規要求而且大吵大鬧
C客戶嫌辦理業務慢 D客戶沒有預約非要支取大額現金 課程目標:
通過同理心技巧與共情傾聽,掌握打開客戶心門的方法,更加精準的掌握客戶需求。提升個人親和力與服務溝通水平
場景實操&結訓
1、以“情景劇”方式進行1天內容綜合演練考評
2、針對課程中的細節進行提問答疑
3、所有章節總結回顧
4、行動方案:學習內化
5、合影留念及PK獎勵
課程目標:
總結回顧所有章節內容;制定行動方案強化學習效果
銀行客戶溝通技巧培訓
轉載://bamboo-vinegar.cn/gkk_detail/269488.html
已開課(ke)時間(jian)Have start time
- 何慧
[僅限會員]
溝通技巧公開培訓班
- 采購人員溝通與演講技巧 Dav
- 跨部門協作—無邊界管理與群 沈慧民
- 性格特質與人際溝通 覃芹
- 溝通式管理—中高層管理者快 廖(liao)衍明
- 卓越溝通的12把金鑰匙 楊發明
- 高效管理溝通技巧訓練 田勝波
- 溝通式管理 廖衍(yan)明
- 管理者溝通與影響技術 楊老師
- 一線主管溝通與沖突管理 周老(lao)師
- 跨部門溝通與協作 嚴(yan)明
- 組織行為與溝通系列三:卓越 夏(xia)晨(chen)光(guang)
- 有效溝通技巧 張譯
溝通技巧內訓
- 《行為風格辨識與管理溝通》 吳昊(
- 跨部門溝通協作與沖突處理公 王曉慧
- 組織共贏——向上管理到橫向 黑(hei)宏(hong)杰(jie)
- 《非暴力溝通》 張瑞陽(yang)
- 高效溝通與問題解決 趙(zhao)海云
- 《可復制領導力》翻轉課堂— 李(li)曉慧
- 打破部門壁壘-跨部門溝通、 蔣麗娜
- 《結構化職業能力》 職場人 吳昊(
- 3.0-第一性原理問題分析 劉成熙
- 高效率時間管理與團隊溝通技 李(li)彥池(chi)
- 四把鑰匙--團隊高品質溝通 程平安
- 目標達成與協作溝通 曹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