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經典在企業“家文化”中的運用
2025-09-23 07:21:18
講師:王虹 瀏覽次數:3005
課程描述INTRODUCTION
企業“家文化”課程
日程安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企業“家文化”課程
課程背景
企業是一個大家庭,有一代又一代的前輩為這個“家”的源遠流長付出才華與血汗,潛移默化中總結了這個大家庭的每個人必須恪守的風范、道義、規則,這與傳統家族中的家風、家教、家訓、家規不謀而合。良好的家教、家風建設,乃是人才輩出的沃土,從古至今,許多文化世家,代代有英才出現。 對于企業而言,每位員工的價值觀、職業道德素養、人文素養都離不開這片沃土。培訓將傳統文化中家風、家訓、家規的要則通過“家”、“和”、“孝”三方面進行闡述,以此為企業的文化注入新元素,更好的為企業文化建設及發展服務。
課程大綱
一:導言——國之本在家
對于普通家庭而言,子女教育是否成功,直接關系到家庭的興衰。對于王室而言,太子的教育直接關系到國祚的長短。而對于企業要有長遠的發展有必要借鑒其興衰的經驗。
國之本在家
家風關乎國祚的長短
二:家風之本——家訓
家族風氣最根本的表現形式是家訓。簡而言之,家的風氣好,是每個人都在踐行家訓,說家訓是家風之本,道理在此。家訓不是口號,是自家內部的行為的準則,歷代家訓都有共同的指向,在此羅列、整理、講述,希望能為企業家訓中的細目提供內容。
《庭訓格言》中的法令實施,身先士卒
司馬光《家范》中的利與義
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的處事準則
曾國藩家訓中——戒驕、奢、逸
歷代家訓都提到“勉學”
山西祁縣喬家家訓的六不準
三:和諧之本——禮
有子曰:“禮之用,和為貴。先王之道,斯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禮節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這里的“和”是恰當、合適的意思,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切行為能做到恰如其分才會產生和諧。所以孔子講:“不知禮,無以立。不知言,無以知人也。”道理在此。
和諧的氣氛離不開“尊重”
“問候”是和諧之源
稱呼有敬稱與謙稱之分
恰當的“介紹”“迎送”“宴飲”“衣冠”“舉止”之禮
與人交流和諧需把握以下要則:
關于容色的禮儀——工作過程中不失色于人
關于言語的禮儀——交談過程中不失言于人
禮緣人情而作——了解人的性情,循情而為
人與人交往的進退間、迎送中、言辭等都如何把握位置
四:道德修養之根——孝
儒家講倫常,父子居五常之一。父慈子孝,是處理親子關系的基本原則,而以孝為重心。經由儒家的提倡,從孝之為行,發展到孝之為德,再發展到孝之為道,成為中國文化的至德要道。在家行孝之人在企業中便成為忠誠、忠信之士。忠、誠、信是職場人士必備的職業道德操守。
孝之為行——如何踐行孝
孝之為德—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
孔子論孝——孝有次第
孝之為道——以孝治國平天下
忠貞之士出自孝悌之門——何謂忠
職業道德操守——誠與信
您的價值觀是否與企業的價值觀并行不悖
企業“家文化”課程
轉載://bamboo-vinegar.cn/gkk_detail/63741.html
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
- 王虹
[僅限會員]
國學文化公開培訓班
- 道德經與老子智慧 姚淦銘
- 《周易》哲學與東方智慧 章偉文
- 《國學與健康》與《朱子家訓 羅大倫
- 易經與領導智慧高級訓練營
- 品三國智慧,做個好干部 楊天林
- 國學智慧與現代領導力修煉 岳老師
- 【國學與商道大智慧】峰會
- 易經智慧與現代領導藝術 葉東
- 無錫EDP總裁班 | 國學 吳維庫
-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之道 宮老師
- 孫子兵法與管理智慧 佟偉富
- 北京大學卓越女性與傳統文化 周培玉
國學文化內訓
- 《國學智慧在工作中的應用》 蘇海軍
- 從國學經典有效活用中國式親 楊智雄
- 國學與快樂工作 楊智雄
- 創新驅動時代必修課_約古鼎 王德智
- 國學經典論語在管理中的運用 楊智雄
- 國學重塑執行力 賈春濤
-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挑戰 文晰
- 曾國藩的內圣外王之道課程 顏何
- 養心養神——國學智慧與職場 周讓
- 活用國學經典會通諸子百家思 楊智雄
-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——齊家和 張益謙
- 國學在心理學的運用 楊智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