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命的富足】中國最經典的三十句名言!
1.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 《周易》 譯:作為君子,應該有堅強的意志,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,努力加強自我修養,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,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,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。
2.勿以惡小而為(wei)(wei)之,勿以善小而不(bu)(bu)為(wei)(wei)。 《三國(guo)志》劉備語(yu) 譯:對任何一(yi)件事,不(bu)(bu)要因(yin)為(wei)(wei)它是很(hen)小的(de)(de)、不(bu)(bu)顯(xian)眼的(de)(de)壞事就去做;相(xiang)反,對于一(yi)些(xie)微(wei)小的(de)(de)。卻有益于別人的(de)(de)好事,不(bu)(bu)要因(yin)為(wei)(wei)它意義不(bu)(bu)大就不(bu)(bu)去做它。
3.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 《論語》 譯:見到好的人,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,見到好的事,生怕遲了就做不了。看到了惡人、壞事,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,要立刻離開,避得遠遠的。
4.躬自厚而薄責于人,則遠怨矣。 《論語》 譯:干活搶重的,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“躬自厚”,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,是“薄責于人”,這樣的話,就不會互相怨恨。
5.君子成人(ren)(ren)(ren)之(zhi)美,不(bu)成人(ren)(ren)(ren)之(zhi)惡。小人(ren)(ren)(ren)反(fan)是(shi)。 《論語》 譯:君子總(zong)是(shi)從(cong)善(shan)良(liang)的或(huo)有(you)利于(yu)他人(ren)(ren)(ren)的愿(yuan)望出發,全心全意促使別人(ren)(ren)(ren)實(shi)現(xian)良(liang)好的意愿(yuan)和正當的要求(qiu),不(bu)會(hui)用冷(leng)酷(ku)的眼光(guang)看世界。或(huo)是(shi)唯(wei)恐天下不(bu)亂,不(bu)會(hui)在別人(ren)(ren)(ren)有(you)失敗、錯誤或(huo)痛苦(ku)時推波助(zhu)瀾。小人(ren)(ren)(ren)卻相(xiang)反(fan),總(zong)是(shi)“成人(ren)(ren)(ren)之(zhi)惡,不(bu)成人(ren)(ren)(ren)之(zhi)美”。
6.見賢思齊(qi)焉,見不(bu)(bu)(bu)(bu)賢而(er)內自省也。 《論(lun)語》 譯(yi):見到有人在某(mou)一方面有超過自己(ji)(ji)的長處和優(you)點(dian)(dian)(dian),就虛心請教,認真(zhen)學習,想(xiang)辦法趕上他(ta)(ta),和他(ta)(ta)達到同一水平;見有人存(cun)在某(mou)種缺(que)點(dian)(dian)(dian)或不(bu)(bu)(bu)(bu)足,就要冷靜(jing)反(fan)省,看自己(ji)(ji)是不(bu)(bu)(bu)(bu)是也有他(ta)(ta)那樣的缺(que)點(dian)(dian)(dian)或不(bu)(bu)(bu)(bu)足。
7.己所不(bu)欲,勿(wu)施于人。 《論語》 譯:自己不(bu)想要的(痛苦、災難、禍事……),就不(bu)要把它(ta)強(qiang)加到別人身上去(qu)。
8.當仁,不(bu)讓于(yu)師(shi)。 《論語》 譯:遇到(dao)應該做的好事,不(bu)能猶豫不(bu)決,即使老(lao)師(shi)在一旁,也應該搶著去做。后發展為成語 “當仁不(bu)讓”。
9.君子欲訥于(yu)(yu)言而敏于(yu)(yu)行。 《論語(yu)》 譯:君子不會夸夸其談(tan),做起事來(lai)卻敏捷靈巧。
10.二(er)人同(tong)心,其利斷(duan)(duan)金;同(tong)心之言,其臭如蘭。 《周易》 譯(yi):同(tong)心協力的(de)人,他們的(de)力量(liang)足以把堅硬的(de)金屬弄(nong)斷(duan)(duan);同(tong)心同(tong)德的(de)人發表一致的(de)意見,說服力強,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(de)蘭花香味,容易接受。
11.君子藏器(qi)于身,待時而動(dong)。 《周易(yi)》 譯:君子就(jiu)算(suan)有(you)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(yi),也不會(hui)到處(chu)炫耀、賣弄(nong)。而是在(zai)必(bi)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(yi)施展出來(lai)。
12.滿招損,謙(qian)受益。 《尚書(shu)》 譯:自滿于已獲得的成(cheng)績,將會招來損失和(he)災害;謙(qian)遜并時(shi)時(shi)感到(dao)了自己的不足,就能(neng)因此(ci)而得益。
13.人(ren)不知而不慍,不亦(yi)君子(zi)乎(hu)? 《論語(yu)》 譯(yi):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(jiu),別人(ren)并不理解(jie),可(ke)我決不會(hui)感到(dao)氣憤(fen)、委屈。這不也是一種(zhong)君子(zi)風(feng)度的表現嗎(ma)?
14.言必信 ,行必果(guo)。 《論語》 譯(yi):說了(le)(le)的(de)(de)話,一定要(yao)(yao)守信用;確(que)定了(le)(le)要(yao)(yao)干的(de)(de)事,就一定要(yao)(yao)堅(jian)決果(guo)敢地干下去。
15.毋意,毋必,毋固(gu),毋我(wo)。 《論語》 譯:講事實,不(bu)憑(ping)空猜測;遇(yu)事不(bu)專斷,不(bu)任性,可行(xing)則行(xing);行(xing)事要靈活,不(bu)死板;凡事不(bu)以“我(wo)”為中心,不(bu)自(zi)以為是,與周(zhou)圍的人群(qun)策群(qun)力,共同完成任務(wu)。
16.三人行,必有(you)(you)我師焉,擇(ze)其善(shan)者(zhe)而從之(zhi)(zhi),其不善(shan)者(zhe)而改(gai)之(zhi)(zhi)。 《論語(yu)》 譯:三個人在一(yi)起,其中必有(you)(you)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(de)我學習(xi)的(de),那他(ta)就可當我的(de)老師。我選取(qu)他(ta)的(de)優點來學習(xi),對他(ta)的(de)缺點和不足(zu),我會引以為戒(jie),有(you)(you)則改(gai)之(zhi)(zhi)。
17.君(jun)子(zi)(zi)求諸己,小(xiao)人(ren)求諸人(ren)。 《論(lun)語》 譯:君(jun)子(zi)(zi)總(zong)是(shi)責(ze)備自己,從自身(shen)找缺點,找問題。小(xiao)人(ren)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(ren),找別人(ren)的缺點和(he)不足(zu)。
18.君子坦蕩蕩,小人(ren)長戚戚。 《論語》 譯(yi):君子心(xin)胸開朗,思想上(shang)坦率潔(jie)凈(jing),外貌動作(zuo)也(ye)顯得十分舒暢安(an)(an)定。小人(ren)心(xin)里欲(yu)念太多,心(xin)理負擔很重,就常(chang)憂(you)慮(lv)、擔心(xin),外貌、動作(zuo)也(ye)顯得忐忑不(bu)安(an)(an),常(chang)是坐(zuo)不(bu)定,站不(bu)穩的樣子。
19.不怨天,不尤人。 《論語(yu)》 譯:遇到挫(cuo)折與(yu)失敗,絕不從客觀上(shang)去找(zhao)借口(kou),絕不把責任推(tui)向別人,后來發(fa)展為成語(yu)“怨天尤人”。
20.不(bu)遷怒,不(bu)貳過。 《論語》 譯:犯(fan)了錯誤,不(bu)要(yao)遷怒別人(ren),并(bing)且(qie)不(bu)要(yao)再犯(fan)第二次。 21.小不(bu)忍,則亂大(da)謀。 《論語》 譯:不(bu)該干(gan)的事(shi),即使很想去干(gan),但堅持不(bu)干(gan),叫“忍”。對小事(shi)不(bu)忍,沒忍性,就會影(ying)響大(da)局,壞了大(da)事(shi)。
22.小人(ren)之過(guo)也必(bi)文。 《論語》 譯:小人(ren)對自(zi)己的(de)過(guo)錯必(bi)定加以(yi)掩飾。
23.過(guo)而不(bu)改,是(shi)謂過(guo)矣。 《論語》 譯:有(you)了(le)過(guo)錯而不(bu)改正,這就是(shi)真的過(guo)錯了(le)。
24.君子(zi)務本(ben),本(ben)立而道生(sheng)。 《論語(yu)》 譯:君子(zi)致力(li)于根(gen)本(ben),確(que)立了根(gen)本(ben),“道”也就(jiu)自然產生(sheng)。
25.君子恥(chi)其(qi)言而過其(qi)行。 《論語(yu)》 譯:君子認為說得(de)多做(zuo)得(de)少是(shi)可恥(chi)的。
26.三思而后(hou)行。 《論(lun)語》 譯:每做一(yi)件事(shi)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(hou)才去做。
27.多(duo)行不義(yi)必(bi)自斃。 《左(zuo)傳》 譯(yi):壞事做得太多(duo),終將自取滅亡。
28.人(ren)誰(shui)無(wu)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(da)焉。 《左(zuo)傳》 譯:人(ren)都有可能犯錯(cuo)誤(wu),犯了(le)獵誤(wu),只(zhi)要改正了(le)仍是最(zui)好的人(ren)。
29.不以一(yi)眚掩大(da)德。 《左傳》 譯(yi):評價一(yi)個人(ren)時,不能因為一(yi)點(dian)過失就抹殺他的(de)功勞(lao)。
30.人(ren)(ren)一能(neng)之(zhi),己百(bai)之(zhi);人(ren)(ren)十能(neng)之(zhi),己千之(zhi)。 《中庸(yong)》 譯:人(ren)(ren)家一次(ci)就學通(tong)的(de),我如(ru)果花上百(bai)次(ci)的(de)功(gong)夫,一定(ding)能(neng)學通(tong)。人(ren)(ren)家十次(ci)能(neng)掌(zhang)握(wo)的(de),我要是(shi)學一千次(ci),也(ye)肯定(ding)會掌(zhang)握(wo)的(de)。
轉載://bamboo-vinegar.cn/zixun_detail/14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