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QCC品管圈的基礎概念
QCC品(pin)管(guan)圈是一種在企業質(zhi)量管(guan)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組(zu)織形式(shi)。它起源(yuan)于(yu)品(pin)質(zhi)管(guan)理的發展(zhan)進程(cheng),在日(ri)本得到了(le)成長(chang)和(he)發展(zhan)。像日(ri)本富士電機(ji)株(zhu)式(shi)會社,通(tong)過16年的QCC活動取得了(le)眾多成果(guo),例(li)如(ru)提高(gao)品(pin)質(zhi)30%、降低成本24%、提高(gao)生產效(xiao)率20%、提高(gao)工作品(pin)質(zhi)10%、標準化10%、安全生產6%等。
從定義來(lai)(lai)看,QCC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的(de)(de)縮寫。石川馨將其定義為在(zai)車間(jian)內自(zi)(zi)發地進行質(zhi)量管(guan)(guan)理活(huo)動(dong)(dong)的(de)(de)小組(zu)(zu),這個(ge)小組(zu)(zu)是全公司(si)質(zhi)量管(guan)(guan)理活(huo)動(dong)(dong)的(de)(de)一(yi)環,由(you)全體(ti)成員(yuan)(yuan)參加、自(zi)(zi)我啟發、相(xiang)互啟發并(bing)采(cai)用質(zhi)量管(guan)(guan)理的(de)(de)方法(fa)不(bu)斷加強和(he)改善管(guan)(guan)理工作(zuo)。它包含(han)多方面含(han)義,如由(you)同一(yi)現(xian)場(chang)人(ren)員(yuan)(yuan)組(zu)(zu)成、強調(diao)自(zi)(zi)主管(guan)(guan)理、是一(yi)個(ge)小組(zu)(zu)織、是全公司(si)質(zhi)量管(guan)(guan)理重要組(zu)(zu)成部分(fen)、要求(qiu)全員(yuan)(yuan)參與、圍繞質(zhi)量活(huo)動(dong)(dong)、強調(diao)人(ren)的(de)(de)積極性、相(xiang)互啟發群(qun)(qun)策群(qun)(qun)力、采(cai)用質(zhi)量管(guan)(guan)理思想和(he)方法(fa)且(qie)要連續活(huo)動(dong)(dong)以改進工作(zuo)。在(zai)中國,QC小組(zu)(zu)定義為在(zai)生產或工作(zuo)崗位(wei)上從事各種勞動(dong)(dong)的(de)(de)職工,圍繞企業經營戰略、方針目標和(he)現(xian)場(chang)存(cun)在(zai)的(de)(de)問題,以改進質(zhi)量、降低消耗(hao)、提高人(ren)的(de)(de)素質(zhi)和(he)經濟效益為目的(de)(de)組(zu)(zu)織起來(lai)(lai),運用質(zhi)量管(guan)(guan)理理論和(he)方法(fa)開展活(huo)動(dong)(dong)的(de)(de)小組(zu)(zu)。
QCC的(de)特點有自愿性、民(min)主性、群眾(zhong)性、科學性。其成員通常為8 - 10人,包括(kuo)圈(quan)長、副圈(quan)長、圈(quan)員等(deng)。活動(dong)流程包括(kuo)選定(ding)課題、現狀調查、目(mu)標設定(ding)、原因分析(xi)、對策實施、效果確認、標準(zhun)化(hua)、總結與評(ping)價等(deng)環節。
二、QCC的功能與現狀相關內容
- QCC與石川博士
- 石川馨博士在QCC的發展歷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。他對QCC的定義和理念推廣,為QCC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。他倡導的在車間內自發進行質量管理活動的小組概念,讓企業認識到基層員工參與質量管理的重要性。
- 我國早期的QCC
- 在我國,QCC的引入和早期發展受到國外先進質量管理理念的影響。早期的QCC活動主要在一些外資企業或者有先進管理理念的企業中開展,這些企業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,嘗試讓員工參與到質量管理中,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。
- QCC現狀
- 目前,QCC在許多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。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,企業越來越重視產品質量,QCC作為一種有效的質量管理工具,能夠幫助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和員工素質。不同行業的企業都在根據自身特點開展QCC活動,例如制造業企業利用QCC來優化生產流程、提高產品合格率;服務業企業通過QCC提升服務質量、改善顧客滿意度等。
- QCC展望
- 隨著企業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和市場需求的變化,QCC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。它將更加注重與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,例如利用大數據分析來確定課題、進行現狀調查等。同時,QCC的活動范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,不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的質量管理,還可能涉及到企業供應鏈的質量管理等方面。
三、企業開展QCC的相關培訓內容
- 策劃與籌備
- 在企業開展QCC活動之前,需要進行精心的策劃與籌備。這包括確定QCC活動的目標,例如是提高產品質量、降低成本還是提升員工素質等。還要確定活動的范圍,是在某個車間、部門開展,還是在整個企業范圍內推行。同時,要進行資源的籌備,如培訓師資、培訓場地、培訓資料等。在人員方面,要鼓勵員工積極參與,確定圈長、副圈長等核心成員的選拔標準。
- 創造條件,引導趨勢
- 企業要為QCC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。這包括營造積極的企業文化氛圍,讓員工認識到質量管理的重要性。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,例如為員工提供質量管理工具的培訓,像調查表、魚刺圖、散布圖、直方圖、帕布圖等簡易統計手法的學習。還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,對在QCC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團隊和個人給予獎勵,從而引導QCC活動在企業內形成良好的發展趨勢。
- 正確立項
- 正確立項是QCC活動成功的關鍵之一。立項要基于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問題,例如產品質量問題、生產效率低下問題、成本過高問題等。在立項過程中,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企業內部現狀分析。同時,立項的目標要明確、可衡量,例如將產品合格率提高到某個具體的數值,或者將成本降低一定的百分比等。還要考慮項目的可行性,包括技術可行性、經濟可行性和時間可行性等方面。
四、QCC活動步驟相關培訓內容
- 選定課題
- 這是QCC活動的起始步驟。課題的選定要緊密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、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。例如,對于生產型企業,如果產品次品率較高,那么“降低產品次品率”就可以作為一個課題。課題要具有針對性、可行性和創新性。在選定課題時,要充分考慮企業的資源和能力,避免選擇過于寬泛或者無法實現的課題。
- 現狀調查
- 選定課題后,要對現狀進行詳細的調查。這包括收集相關的數據,例如生產數據、質量檢測數據等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、實地觀察、訪談等方式獲取數據。對收集到的數據要進行整理和分析,例如計算平均值、標準差等統計指標,繪制統計圖,從而清晰地了解當前問題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。
- 目標設定
- 根據現狀調查的結果,設定合理的目標。目標要具體、可衡量、可實現、相關聯、有時限(SMART原則)。例如,如果現狀調查發現產品次品率為10%,目標可以設定為在一定時間內將次品率降低到5%。目標的設定既要具有挑戰性,又要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,確保能夠通過一定的努力實現。
- 原因分析
- 這一步驟要深入分析導致問題的原因。可以采用魚骨圖等工具進行分析,將可能的原因分為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等方面。例如,對于產品次品率高的問題,人的方面可能是員工操作不熟練;機的方面可能是設備老化;料的方面可能是原材料質量不穩定;法的方面可能是生產工藝不合理;環的方面可能是生產環境不符合要求等。通過深入分析原因,為后續的對策實施提供依據。
- 對策實施
- 根據原因分析的結果,制定并實施相應的對策。對策要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。例如,如果是員工操作不熟練的問題,可以加強員工培訓;如果是設備老化的問題,可以進行設備更新或維修等。在對策實施過程中,要明確責任人和時間節點,確保對策能夠有效執行。
- 效果確認
- 在對策實施后,要對效果進行確認。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,對比對策實施前后的情況,評估對策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。例如,查看產品次品率是否降低到了設定的目標值。如果沒有達到目標,要重新分析原因,調整對策,進行新一輪的實施和效果確認。
- 標準化
- 當對策取得良好的效果后,要將相關的操作流程、方法等進行標準化。這樣可以確保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能夠持續保持良好的效果。例如,將新的生產工藝、員工操作規范等以企業標準的形式固定下來,讓所有相關人員都按照標準執行。
- 總結與評價
- 最后,要對整個QCC活動進行總結與評價。總結活動中的經驗教訓,評價活動的成果,包括對產品質量、成本、員工素質等方面的影響。同時,要對QCC團隊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,為下一次的QCC活動提供參考。
轉載://bamboo-vinegar.cn/zixun_detail/1496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