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學禮儀—重建當代日常禮儀
2025-09-28 05:03:18
講師:高榮(rong) 瀏覽(lan)次數:3024
課(ke)程(cheng)描述INTRODUCTION
國學禮儀(yi)—重建當代日常禮儀(yi)
日程(cheng)安排SCHEDULE
課程大綱Syllabus
關于國學禮儀的培訓
【課程背景】
中國古代的禮儀是以修身為基礎的,社是合于理的言行舉止,它是以內心的德為基本前提的,重建當代日常禮儀應做到敬、凈、靜、雅四個字。禮學精神最主要表現為“敬”,《禮記》開篇第一句話是“毋不敬”,沒有敬,就沒有禮,對人對事對工作都要有敬意。既然要“敬”就必然要自謙。第二個字是“靜”,安靜的靜。《禮記.玉藻》說:聲容靜。有教養的人說話聲音平靜、從容。這也是禮儀的基本要求。第三個字是干凈的“凈”。中國傳統禮儀中,往往是通過“凈”來體現敬,從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,小到衣食住行,大到冠婚喪祭祀,古人都注重潔凈,以此表達對人、事、物的敬意。第四個字“雅”。禮,無論是語言還是動作,都一定是高雅的,具有審美價值的。一個講禮的社會,人們必然舉止都很文雅,表現在人的說話、談吐、舉止等方面。
中華民族號稱禮儀之邦,我們只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,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發揚廣大,才能希望實現重建中華禮儀之邦的目標。
【課程對象】企業高層管理者
【課程時間】1天(6小時)
【授課方式】講授+案例+分享+演練
【課程大綱】
一、 解讀“禮儀之邦”的禮樂文化
1. 禮樂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獨特創造
2. 禮的核心-敬
3. 樂的核心-和
4. 傳統禮儀與人文奧運--禮樂背后蘊藏的文化精神
5. 對孔子學院走俏海外的思考
二、國學思想對禮儀的影響
1. 先有此“孝”才有彼“笑”-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
2. 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而不仁,如樂何?-國學中的仁愛思想是一切禮儀行為的基礎
3.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-國學中的忠恕之道與心態調整
4. 從《三字經》中讀懂現代古今禮儀文化
三、中國式以貌取人與最古老的語言
1. 第一印象,*的印象--以貌取人是本能
2. 《水知道答案》的啟示--相由心生
3. 著裝的品味取決于個人的文化品位
4. 云想衣裳花想容-著裝的原則與規范
5.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-飾物的佩戴
6. 從中醫的視角看體態對內臟的影響
7. “站如松,坐如鐘,行如風”古今談
8. 中外手勢大比拼
9. 距離產生美-空間禮儀
10. 什么才是真正的眉開眼笑?--眼神與微笑
四、談吐文雅,言之有“禮”
1. 音由心起-用聲音傳遞感情,語氣、語調、語速的訓練
2. 言為心聲-語言的作用和態度
3. 談出來的情誼-選擇能走進他人內心的話題
4. 看孔子與學生們的語言對答魅力
5. 學會贊美別人
6. 幽默的力量
五、透過細節看社交
1. 孔子是“社交明星”
2. 人際關系的彩虹橋-介紹與稱謂
3. 五花八門的見面禮-握手等禮節
4. 社交場上的身份證-名片禮
5. 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-從鴻門宴的座次談起
6. 中國人的酒桌文化
7. 千里送鵝毛,禮輕人意重-禮尚往來
關于國學禮儀的培訓
轉載://bamboo-vinegar.cn/gkk_detail/248877.html
已開課(ke)時間Have start time
- 高榮
[僅限會員]
國學文化公開培訓班
- 孫子兵法與管理智慧 佟偉富
- 《國學與健康》與《朱子家訓 羅大倫(lun)
- 品三國智慧,做個好干部 楊天(tian)林
- 【國學與商道大智慧】峰會
- 《周易》哲學與東方智慧 章偉文
- 無錫EDP總裁班 | 國學 吳維庫
- 國學智慧與現代領導力修煉 岳(yue)老(lao)師
- 道德經與老子智慧 姚(yao)淦銘
- 易經智慧與現代領導藝術 葉(xie)東
-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之道 宮老師(shi)
- 北京大學卓越女性與傳統文化 周(zhou)培玉(yu)
- 易經與領導智慧高級訓練營
國學文化內訓
- 《國學智慧在工作中的應用》 蘇海軍
- 曾國藩的內圣外王之道課程 顏何(he)
- 國學經典論語在管理中的運用 楊智雄
-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挑戰 文晰(xi)
- 從國學經典有效活用中國式親 楊智雄
- 活用國學經典會通諸子百家思 楊智雄
- 國學與快樂工作 楊(yang)智雄
- 國學重塑執行力 賈(jia)春濤
-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——齊家和 張益謙(qian)
- 國學在心理學的運用 楊智(zhi)雄
- 養心養神——國學智慧與職場 周讓
- 創新驅動時代必修課_約古鼎 王德智